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作者: 来源: 发表日期:2020-07-21 10:39:32 点击数: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华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指导、规范风险控制活动,确保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持续经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公司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定》、《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风险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行业通行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以及公司实际业务需要制定。

   第三条 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围绕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确定风险控制制度、措施和执行流程,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从而实现公司风险控制总体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第四条 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 围绕经营目标,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制度、指标体系、流程和系统,对风险进行事前分析识别防范、事中动态监控、事后及时分析与改进,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减轻风险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促进业务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和目标的实现,保障各项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公司及客户权益,切实地保证公司股东价值的增值。

   第五条 公司风险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应与外部监管规定、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业务范围、资产规模、风险状况相适应,并根据相关因素的调整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平衡性原则:业务开展过程中要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避免偏顾一方,既要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又要把市场、信用等风险视为取得收益的特殊资源,在同等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或者在同等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公司面临的风险。

(三)全面性原则: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及全程管理。

(四)重要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在对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业务、重大事项、主要操作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实施重点控制。

 

第二章 主要风险类别及定义 

第六条 根据私募投资业务特点,公司及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声誉风险。

第七条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可具体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价格风险及大宗商品价格风险。

第八条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时履行其合同义务,或者交易对手信用状况的不利变动,导致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风险。

第九条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员、内部程序、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以及企业外部事件冲击而给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按风险类型分为人员风险、流程风险、技术风险和外部风险。

第十条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市场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愿意交易的对手,导致未能在理想的时点完成买卖的风险。

第十一条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负面评价的风险。

    

第三章 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十二条 公司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由执行董事、投资决策委员会、合规风控部组成。

   第十三条 执行董事是风险控制的最高决策机构,担负公司风险控制的最终责任。其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推动建立良好的公司风险管理文化;

(二)推动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流程,并适时调整;

(三)推动建立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落地;

(四)推动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及风险问责机制;

(五)其他母公司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相关职责。

   第十四条 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设立的投资决策机构,负责在股东授权范围内,监督、决定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活动。

   第十五 合规风控部公司负责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组织机构,对执行董事负责,专职组织实施风险控制的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接母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相关要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指导和督促公司各部门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机制;

(二)评估、监测并及时向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及母公司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门汇报重大风险事项,协助建立风险应对措施;

(三)其他公司风险管理实施相关职责。

   第十六条 投资管理部门是项目投资的具体负责部门,也是公司针对投资风险实施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其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在投资决策前负责行业研究、项目筛选、尽职调查,全面识别和评估投资项目的各种潜在风险,出具投资建议报告;

   (二)在项目谈判、组织实施、后续管理以及退出阶段,勤勉尽责、密切跟踪、积极管理,及时发现投资风险并如实报告;

   (三)协助、配合规风控部对项目的投资风险履行核查、监控职责。

(四)建立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固化形成业务风险管理细则,并定期检视持续更新;

(五)在业务方案中应全面充分识别评估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应对措施;

(六)落实各项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措施,主动监测报告发生的重要业务风险事项和风险隐患,及时沟通处理各项风险事项;

(七)其他子公司风险管理执行相关职责。

   第十七 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是公司风险控制工作的最终落实部门,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建立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固化形成业务风险管理细则,并定期检视持续更新;

   (二)在业务方案中应全面充分识别评估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应对措施;

   (三)落实各项业务风险管理工作措施,主动监测报告发生的重要业务风险事项和风险隐患,及时沟通处理各项风险事项;

   (四)协助合规风控部,在部门内倡导风险管理文化;

   (五)办理风险控制其他有关工作。

 

第四章 风险控制流程

 

   第十八条 公司的风险控制流程是指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与报告、风险应对与处置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一)风险识别:公司各部门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所开展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信息,系统分析及识别其来源、特征、形成条件和潜在影响,并持续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开展新产品和新业务之前,应当充分识别和评估风险,其风险管理流程参照母公司相应办法执行。结合子公司各业务特点,具体风险识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监管政策分析与行业研究:分析行业状况和监管环境,包括行业基本情况、发展现状、稳定性、发展趋势、竞争程度及政策风险等;

2、尽职调查:应根据尽调相应模板或指引开展,尽调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访谈、核查订单、抽取入账凭证等多种方式;

3、跟踪管理:定期取得企业财报、生产经营进度表、重大合同等,并参加企业重要会议、定期与企业访谈等,及时识别已投项目或已开展业务潜在风险。    (二)风险评估:结合母公司风险管理部建立的评估标准,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应协调各业务、部门等对识别的风险估算其发生概率与后果的大小,以期做出潜在的风险损失频度和损失程度的预测。结合子公司业务特点,具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根据公司业务部门尽调报告,公司执行董事、母公司风险管理部等根据授权对业务或产品进行风险评估;

2、出现重大风险事项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景:投资标的流动性恶化、偿付能力恶化、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等),公司执行董事、母公司风险管理部等对业务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出具相应风险处置方案。

   (三)风险监测与报告:公司各部门发现风险事件或风险隐患应及时主动向母公司报告,隐瞒不报造成公司损失的,将承担相应直接或间接责任。结合公司业务特点,风险监测与报告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项目或产品风险监测:结合不同业务类型及所涉及风险类型等,定期监测项目或产品风险变动情况。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政策变动情况、财务状况、重大经营事项等,并定期向公司执行董事及母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报告;

2、交易行为监测:对交易价格、交易对手等违反外部规定或公司风险管理政策的异常交易进行日常监测等;

3、风险指标监测:对各类风险限额指标情况进行监测;母公司风险管理部将子公司风险限额及相关敞口等纳入公司整体进行联动分析。   

(四)风险应对与处置:在风险识别、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或出现风险预警超限的情形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发生概率及不同损失程度的风险,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及公司风险偏好,公司应根据权限范围制定相适应的应对与处置措施。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公司需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发生频率及不同损失程度的风险,综合平衡风险与收益及子公司风险限额等,母公司督促与指导公司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转移、缓释或接受等应对策略,采取风险对冲、规模调整、资产减值、抵质押品、衍生金融工具等具体处置措施。

 

   

第五章 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九条 公司应针对本制度第二章所列各类风险,结合业务实际情况,采用第四章所列风险控制流程,持续不懈地研究经济、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十条 为控制市场风险,公司应通过建立优良的品牌应对行业竞争;公司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跟踪研究,及时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为控制信用风险:

(一)公司在投前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审慎了解目标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财务状况、对外债权债务和担保情况;

(二)公司在投后管理中,要对投资标的持续追踪,定期对标的公司高管进行访谈、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关注;

(三)投资项目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

第二十二条 为控制操作风险:

(一)授权管理与相互制衡

     按照分级决策、逐级授权原则,确保各级决策机构和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对超出授权范围的事项,报上级决策者审批。同时在岗位及权限设置时,应强调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以及不相容岗位应合理分离。

    (二)流程管理

     优化、完善与业务发展有效衔接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将事前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制定控制措施,事中进行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事后及时总结和改进管控措施相统一,使操作风险管理措施涵盖到所有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各个环节。

   第二十三条 为控制流动性风险:

(一)资产与负债管理

1.对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进行管理;

2.对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的管理;

3.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多元化管理。

(二)现金流量管理

1.本着审慎性原则,对未来各个时间段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测算缺口,并根据自身融资能力设定限额;

2.日、周、月的流动性匹配,确保短期流动性安全。

(三)流动性压力测试

通过前瞻性和审慎性的情景假设,分析压力情境下未来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量和资金缺口,评估公司风险承受能力。

(四)应急计划

针对流动性危机,建立相应应急计划,确保发生临时性或长期性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公司能够按计划合理的控制流动性成本,进行及时有效的筹资。

   第二十四条 为控制声誉风险:

(一)建立事前评估机制

针对声誉风险,公司建立事前评估机制,主动发现和化解公司在资金募集、销售推广、产品设计、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声誉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统一管理的采访接待和信息披露机制,做好媒体服务和公关工作,避免造成公众误解和媒体误读,引发声誉风险。

(三)建立防范机制

建立与投诉处理联动的声誉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客户合理诉求,防止客户投诉处理不当引发声誉风险。

(四)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1.建立日常舆情监测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有关公司的声誉事件,持续识别和关注声誉风险

2.对监测到的声誉事件依据性质和传播情况进行分级分类评价,确保重大声誉事件及时上报并进入应对程序

3.分析舆情动态,提出声誉事件处置中有关信息披露和舆情应对的策略建议。 

(五)建立处置机制

公司建立职责明确的声誉事件处置机制和有效的报告、决策和执行流程,在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管理层、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快速响应和协同应对。

第六章 危机处理

   第二十五条 危机事件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疏漏、无效导致的,超出预期、并可能给公司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第二十六条 公司应逐步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自执行董事审批通过并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合规风控部负责解释。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