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宣传月-场外配资解读
(一)什么是场外配资
场外配资是指融资融券以外的,所谓的股票配资公司公开的借钱炒股。A股的配资公司最早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股民自筹部分资金,配资公司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配资比例借钱给股民,并收取一定的资金使用管理费。例如,股民有1万元,股票配资公司可以提供5倍资金供股民使用,相当于股民有6万元可炒股。配资本质上是通过杠杆化融资扩大炒股的资金量。当股价上涨时,配资放大赚钱效应,反之,在高杠杆作用下也会放大损失。
(二)配资机构有哪些
目前来看,从事违法违规配资业务的既有持牌金融机构,也有非持牌金融机构,既有个人投资者,也有机构投资者。配资公司为防范风险,一般会要求股民使用配资公司自有账户和交易软件买卖股票,并对止损股票仓位及购买股票的范围设定标准和要求。
(三)场外配资与融资融券业务的区别
违规配资与合法的融资融券业务有本质差别。
一是杠杆比例和投资标的的差异。融资融券业务管理比较严格,证券公司要求客户资产在50万元以上,并且必须有相对固定的融资融券范围股票池。融资的比例一般是50%至1倍。在正常情况下,融资融券业务即使发生亏损,一般也不会输光本金。违规配资的杠杆系数几乎没有上限,有的网贷公司、民间钱庄甚至开出1∶10的杠杆,更没有具体投资标的的限制。
二是融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一般是持牌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而违规配资的资金来源五花八门,从事配资业务除了“有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资质要求。
三是违规配资公司收取高昂管理费。在场外配资的利益链条中,配资公司、资金提供方收益来源于各种息费,不和股票收益挂钩,不管股票是盈利还是亏损,配资股民都要缴纳这部分息费,同时要独自承担股价波动风险。
(四)场外配资的模式及收费
场外股票配资一般分为线下配资和线上网贷配资业务两种模式。配资周期也主要有两种,有的按天配资,有的按月配资,月利息约为1.3%至2.5%,最高年利息可达到30%,堪比高利贷。与之相比,正规券商的融资融券服务费低很多。
(五)场外配资的危害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违规配资危害巨大,不可不防。
首先,违法违规场外配资直接违反了现行证券法律法规,破坏了法律法规所保护的金融管理秩序,提升了全市场资金的预期收益率水平,引导资金“脱实向虚”,造成巨量社会资金违规通过直接投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通道流入股市,或者基于监管套利的动机跨市场无序流动,最终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妨害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功能的有效发挥。
其次,违规场外配资的高杠杆属性和“强制平仓”的风控制度安排,使其具有高风险特征,相关主体如不能尽到“投资者适当性”的审查义务,就会造成大量中小投资者承担远超出其承受能力的风险,本质上是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侵害。
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汤欣认为,违规场外配资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经多层嵌套之后的杠杆比率远远超出审慎监管的要求,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对市场助涨助跌作用明显。他认为,特别是在市场下跌行情中,配资机构为了规避其自身风险作出的强制平仓行为,会造成股票价格过度偏离其真实价值,引发市场“踩踏”和连锁反应,风险由高杠杆配资向低杠杆配资蔓延,由股票期货市场向银行间市场扩散,流动性收缩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威胁金融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在配资模式下的虚拟账户,颠覆了资本市场实名登记制度,致使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失去根基,同时也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逃避监管执法的“庇护所”,削弱了监管执法的有效性,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呈多发态势,放任其无序发展将背离资本市场赖以存在的“三公”原则。
(六)管好自己的“手”
配资再诱人,配资公司的营销手段再刁钻,投资者只要熟悉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自控,就不会蒙受配资杠杆断裂的损失。
在证监会收到的大量投资者对场外配资活动的举报投诉中,已总结有以下几个杜绝配资的“药方”。
一是督促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一步落实“客户适当性”原则,严格审查客户身份的真实性、交易账户及交易操作的合规性。
二是建议督促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风险管理,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建议加强场外配资业务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场外配资行为,持续保持对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的高压态势。
四是建议加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风险教育,多渠道、多形式提示配资风险,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五是建议将股市、期市、债市等市场的场外配资均纳入监管范畴,加强交叉风险监管,加强监管联动。
六是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所有场外配资的违法宣传广告信息,并采取必要措施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发布或公开传播此类信息。
摘自: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