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理性投资,法治先行”】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维护合法权益
一、 非法金融广告的定义
非法金融广告的本质是广告在市场上的一种违法违规表现形式,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等要求,推销金融商品或服务的广告。非法金融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过于夸大、引人误解或者虚假不实的,容易使金融消费者对产品的收益产生误解、忽视潜在的风险以及认知发生偏差等,从而导致消费者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收到损害。
二、 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陷阱
辨别金融广告主在投放广告前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金融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信用借贷内容的广告,需警惕。
看看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没有标明“投资有风险”等字眼的金融广告,则涉嫌非法、虚假。
辨别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金融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是否显著标明“广告”。如没有标明“广告”二字,则涉嫌非法、虚假金融广告。
注意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与其相关的情况违规作出保证性承诺。如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则属于违规承诺。
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如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使用“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有价值”等表述则为非法广告。
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如使用“年化收益率最高30%”“100%有保证”等用语欺骗、误导消费者。
辨别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如广告中着重介绍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担任要职”“国内知名金融企业担任要职”等背景,误导消费者。
辨别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如虚假“虚拟货币”宣传广告,便是非法广告。
远离非法金融,成功守卫钱袋子!
































